進入內容區塊

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logo圖

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形象圖

暴力循環模式

  • FB
  • Plurk
  •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 小字
  • 一般
  • 大字
暴力循環 是由美國學者沃克(walker,1979:56-70)訪談遭受婚姻暴力受害者發現,暴力循環分為三個階段:緊張期、爆炸期 (嚴重暴力事件)、蜜月期 (平靜、道歉)。這三階段的心理動力有助於我們瞭解受害者為什麼會有罪惡及羞恥感、如何掉進習得的無助感、以及她們無法離開的原因。因此要停止、預防暴力,應從認識暴力循環開始。雖然,不是每對夫妻都會完整經歷暴力循環的各個階段,每個階段會持續多久也不一定,但有證據顯示在第一個階段就介入的話,比較容易成功地終止暴力循環。
暴力循環模式
美國學者沃克(walker)訪談婚姻暴力受害者發現
暴力循環模式圖
 (文 引自 Walker,L.E. (1979) The Battered Woman. Harper & Row. 圖 丁雁琪繪製)
 
 
緊張期(the tension-building stage) 
  此時的暴力事件可能比較輕微,受害者會想盡辦法讓對方冷靜,如安撫、順從、或迴避。她選擇接受對方的虐待,並非真的認同自己該受此對待,而是她認為如此才能避免對方生氣、發火。總想忍一忍就沒事了,當對方生氣時,她會反省自己哪裡沒做好,不知不覺要求自己為對方的虐待行為負起責任。而為了避免被打,即使在極不合理的要求及責罵,她都很少動怒,也選擇不細究事情的原委,轉而出現常見的心理防衛:『否認』。她否認自己身體或心理受傷的憤怒,將自已的受虐合理化,認可對方的暴力藉口。但在忍氣吞聲承受暴力時,她內心的沮喪、焦慮、與無助感便因此產生。例如,先生把太太準備的飯菜丟到地上,她起先反省自己做的不好,但在收拾地上的飯菜時,卻覺得先生太過份了。接著她又勸自己:『還好事情沒有太嚴重,為了不再引起更大的風波,還是別與對方計較,心想這種事可大可小,起碼他沒有把飯菜丟自己臉上』。這就是淡化問題的心理,有時她也會替對方找理由,如工作不如意、酒喝多了,每找到一個自己可接受的理由,她就有理由不對對方生氣。她想問題都是他克服不了的,也就不再要求對方改變,她以為忍一忍就會過去了。可惜的是,這樣的否認心理反應,並無法避免第二階段的嚴重暴力事件,頂多是拖長時間罷了。通常暴力會愈來愈嚴重,她卻否認她內心恐懼,淡化問題的嚴重性,希望自己可以控制情勢。事實上,不管她有沒有覺察,每次的暴力都殘留一些影響力,她的憤怒逐漸累積,雙方的緊張程度就升高了。當暴力日益嚴重,施暴者也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擔心配偶會離開他,配偶則感到自己愈來愈控制不住情勢,加上長期的壓力使她傾向迴避,身心疲憊的她為了不讓對方有發火的機會,只好躲得遠遠的。女方愈退、男方就會逼近,反而找機會激怒她,女方以為自己偽裝的很好,男方仍能感到她的壓抑與怒氣,更是寸步不離,她愈來愈動輒得咎、毫無喘息的機會,雙方關係更緊張了。
 
爆炸期( the explosion or acute battering incident) 
  當發生嚴重暴力事件,就是緊張期的結束,進入爆炸期了。第二階段的特色是無法預測、不能控制,雙方都同意情勢控制不住了,此階後的時間通常比第一及第三階段來得短。施暴者太憤怒而無法自我控制,他的目的在教訓女方,常要到他覺得女方已得到教訓才停下來,而此時女方所受的傷通常也很嚴重了。促使嚴重暴力事件的導火線,通常是小事、甚至找不到原因。導火線多半與被害者的行為無關,而是施暴者的外在壓力或心理因素造成,因此會給女方極度的困惑與無力。有些情況是女方已忍受了一段時間,感覺到第二階段快來了,已沒有辦法壓抑自己的恐懼、憤怒、及焦慮,期待快點進入第三階段的平靜期,因此寧可引發暴力,也不願分秒忍受暴力即將來臨的威脅感。雖然嚴重暴力之後有些女性會反擊,不過大多受害者會逃離現場,除非有就醫的必要,很多女性拒絕向外求助。雖然已產生心理及身體上的傷痛,許多受害者並不意識自己受到的傷害有多深,她擔心會再發生什麼狀況,而時時警覺,承受極大心理壓力,她變得比較悲觀與退縮,愈來愈焦慮、難過。還常伴隨生理及心理的症狀,如失眠、沒有食慾;或者相反,如吃得多、嗜睡、容易疲倦。也有些女性抱怨頭痛、胃痛、血壓升高、皮膚過敏、或心律不整等。另外,也有女性經驗到身心分離,好像冷眼旁觀自己的身體被推去撞牆,有些人事後可以詳細說明發生了什麼事,有些人則完全記不起發生了什麼事,只記得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逃走。嚴重暴力事件發生後,女性常會非常驚訝、恐懼,不願相信自己的遭遇。雖然雙方都很想知道究竟發生什麼事,不過輕描淡寫是常見的反應,這段時間除非受傷較重,非看醫生不可,許多人並不向外求援。有些女性會崩潰一段時間,從二十四小時至四十八小時不等,會無精打采、情緒低落、感到無助,有些人要好幾天後才找人幫忙,因此拖延了證據保全時間。這個階段也有些受者會報警,但警方常抱怨制止暴力不容易,因為女方有時反過來幫忙施暴者,令警方無所事從。許多被害者則說明因為警方除了要雙方冷靜下來,並不能多做些什麼,她擔心警方離開後自己會受到更大的傷害,才會選擇站在男方那邊,因此有學者認為如果警方學過如何處理婚姻暴力,傷亡才能減少些。
 
蜜月期(kindness and contrite loving behavior) 
  當第二階段結束就進入受到雙方歡迎的蜜月期,二個人都會有「事情終於結束了」的輕鬆感。爆炸期的特色是粗暴,施暴者也覺得自己做的太過火,因此他會示好、請求原諒、保證不再犯,他會顯得十分有悔意,被害人要到了這個階段才完整地經歷整個受害過程。男方此時會表現得像個犯錯的小男孩似的,不但希望女方原諒,也相信自己不會再打太太,認為以後會控制自己,並且認為太太不會再犯同樣的錯,所以他不會再動手了。而為了表示誠意,他會做些不一樣的事,如戒酒、不和別的女人約會、..等。嚴重暴力剛結束時,被害者起初會感到很孤獨、憤怒、害怕、傷心,此時最想離開對方。然而沒幾天,她們又會戲劇化地變得高興、自信、充滿愛意。為什麼會如此呢?剛開始,被害者面對現實,承認自己控制不了對方的行為,尤其經歷了憤怒與恐懼,她決定要改變自己的生活,說服自己不應該再受到虐待。然而,隨著對方的道歉及愛意攻勢(如送花、糖果、卡片、禮物),加上親戚、朋友、及長輩的勸說(如沒有她他就完了、沒有父親孩子怎麼辦)。隨著大家的勸合,等於在加深被害人的罪惡感,她變成他最後希望,彷彿女方要為婚姻的完整負完全的責任似的。但事實上,只要被害者未離開,通常對方不太可能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實務上的經驗發現,在女方離開後,大部份的男性才會開始想辦法改變自己的毛病。這段時間被害者被關愛的感覺,使她相信眼前的這位男士才是她之前認識的那位,在彼此復合的時間,女性最難下決心分手。而她決定不離開是因為享受了第三階段的幸福,她希望第一、第二階段的痛苦不再發生,更期待第三階段可以持續。要是已經經歷了好幾個循環,被害者會覺得自己是拿心理及身體安全換取第三階段的幸福,此時會有出賣自己的痛苦,她會憎恨自己、感到羞愧,覺得自我形象毀滅,自己反而成了暴力的幫兇。許多女性願意承認她愛第三階段的男性。一般而言,第三階段比第二階段長、也很可能比第一階段長。不過,有些被害者反應沒有出現蜜月期,就開始輕微暴力,直接又進入下個循環的第一階段了。而有些女性會技巧地讓第三階段拖久點。通常第一階段再來臨時,被害者會抑制不住對對方的憤怒,而傷害對方,此時很容易進入激烈的嚴重暴力事件。
瀏覽人次:32175 人 更新日期:2018-08-23
收合